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几位外国博主发布桂林游记引发网友评论,“中外互动”让“Guilin Travel”话题更火热

随着中国免签“朋友圈”的不断扩容、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加持,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更加便利,“China Travel”(中国游)成为最火爆的网络话题之一。桂林同样迎来了不少境外游客,一些游客和博主发布的桂林旅游攻略vlog,也在各网络平台走红,成为中外网友共同的热门话题。

桂林入境游热度飙升

旅游从业者感受明显

“这段时间,经常能拉到外国朋友,相比去年的这个时候多了好多。”出租车司机陈先生告诉记者,他经常跑机场、阳朔线,从6月份开始,几乎每天都能接到外国游客。

对于境外游客增多的情况,旅游从业者的感受更加直接。桂林海纳国际旅行社导游韦利是一名资深涉外导游,从事境外游客接待工作12年。他说,今年桂林入境游热度飙升,特别是从6月份到现在,韦利的工作几乎每天都是排得满满的。仅7月份,韦利就接了7个境外旅行团,这比2023年同期的接团数量翻了一番。

根据韦利的经验推测,境外游客来桂林旅游的高峰期应该是8月底到10月份,他说:“真正的入境游高峰其实还没有到来,而一些旅行社热门的国际旅行订单,已经排到了10月份。不少旅行社现在就开始联系市内有经验的涉外导游预约档期,应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入境游高峰了。”

旅游从业者的感受也反映在了数据统计上。据新华社相关报道,有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桂林接待入境游客37.5万人次,同比增长547%,入境过夜游客总收入约1.46亿美元,同比增长568%,入境游呈现快速恢复态势。

外国博主发布桂林游记

镜头里的桂林极具感染力

境外游客迅速增多,互联网也出现了一股“Guilin Travel”(桂林游)的风潮。不少外国博主拍摄在桂林旅游vlog,分享在桂林生活、旅游的经历和感受,在国内外引起了不小的关注,而除了最热门的桂林山水美景之外,博主们还分享了在桂林生活期间的美食、趣事,甚至走街串巷“深度”体验桂林生活,展现桂林不一样的魅力。

来自广西师范大学的法国留学生杰克,不久前分享的桂林深度体验游标题为“桂林city不city啊”视频vlog,被新华社采用,也受到了不少境外游客追捧。

视频中,杰克化身桂林“本地人”,早餐从一碗桂林米粉开始,不但展现了米粉制作的全过程,还用英文讲述自己吃米粉的感受,让人隔着屏幕都觉得香;之后,杰克又骑着桂林常见的共享电动自行车,来到桂林传统市场西山早市边逛边买,不一会儿就装了一大包物美价廉的水果;之后他又骑车到桂林朋友家里喝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油茶;又到桃花江,拍摄沿路的山水美景。

用杰克的话说:“桂林不止山水,其实很多有趣的事情藏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桂林很city!”

昨天,记者通过广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部工作人员联系上了已经放暑假回法国的杰克。杰克告诉记者,过去他了解桂林是从如画的山水开始的,直到自己成为一位“桂林人”后,他觉得除了山水之外,桂林还有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东西,因为喜欢桂林,就想把桂林更多有趣、好玩的部分介绍给更多人。

另外,来自美国的“大米”,他宣传桂林的视频在网上也受到关注,比起杰克,大米更像是一位“桂林通”“中国通”,视频全程大米都能用中文表达自己对桂林的喜爱,“对我来说阳朔是最美的地方”“这些山水和其他地方都不一样”“这是我最喜欢的地方”……

视频中不但有他在一片稻田里惬意骑车的画面,也有在山顶俯瞰山水的美景,还有骑车穿过大桥时满脸的笑容,极具感染力。

杰克正在打油茶体验桂林本地的美食。(视频截图)

国内网友积极参与互动

让“Guilin Travel”话题更火热

记者还在这些桂林游记下的评论区看到,很多国内网友参与评论,表示要让“Guilin Travel”话题更火热。

网友“张圈圈”在杰克宣传桂林的视频下留言:“大家都努努力,给视频加加热度,这是展现桂林的好机会,别光在国内发,也要发到国外,让更多人看到。”

山东网友“微微小迷糊”,看到大米宣传的视频后留言:“我暑假一定要去桂林。”

此外,很多桂林网友也积极喊话,有的在线教博主怎么吃米粉更加正宗,有的还讲述了自己之前和外国游客的一些故事。

对于桂林的旅游从业者来说,他们也在做好准备拥抱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桂林资深涉外导游关志远告诉记者,现在不少外网视频博主发的关于“China Travel”的视频的确很火,也给桂林带来了不少流量,而要想借着流量进一步提升桂林旅游的美誉度,就要从旅游服务、便利性着手,提升游客体验。

遇龙河景区相关负责人赖玉芬则表示,桂林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之一,海内外都享有极高的美誉度,而随着入境政策的优化,“Guilin Travel”也热度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桂林旅游,也是对我们本地景区服务、管理水平的考验,而景区也会全力做好相关准备工作,让游客“开心而来,满意而归”,让桂林成为他们旅游过程中最美的一段回忆。

来源: 桂林晚报